可視教學、實景感知,Magnus One構建沉浸式建筑學教學環境
以設計、技術和歷史三大門類為基礎的傳統建筑學專業課程教學存在著一些問題:建筑設計方案難表達、建筑構造技術難理解、建筑歷史空間難體驗。而隨著計算機領域圖形圖像顯示技術的快速發展,AR、VR等新型顯示技術應用在建筑教學上將帶來新的變化。
建筑教學囿于平面 VR構建實景感知 建筑學是關于空間的學科,空間也是VR的第一特性“現場感”的根本。目前在建筑設計課程教學上,引入VR/AR技術的支持,實現了教學內容可視化、教學環境虛擬化、教學過程交互化。 ▲北京建筑大學VR教學實驗室 通過利用VR技術構造案例建筑實景,教師在講解建筑設計特點時,學生使用頭顯設備即可沉浸式體驗大師設計的經典之處。在建筑結構課程中,VR技術也有利于幫助學生理解建筑結構的施工工藝、受力分析、管線布局等內容。比起原有“紙上談兵”式教學模式,使設計思維具象化體現,顯然更能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 沉浸式建筑專業教學 VR漸成高校教學改革重點 土木工程、建筑類專業實驗設備體量大、資源消耗大、成本高昂,特別是一些建造周期長、危險性高的復雜實驗無法在實驗室內讓學生直接深度參與,因此,有必要建設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目前,眾多知名高校均著重建設土木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系統,虛實互補、層層推進,以虛擬仿真教學突破實驗教學技術難題,創新培養新一代建筑工程和科研人才。 浙江大學土建類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運用VR/AR仿真技術,構建了工程力學基礎、工程設計與施工、工程規劃與管理、工程防災與監測以及創新設計與研究等五大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貫穿了安全校核、參數優化、現象重現、過程管理等過程,實現了高精度、低成本、多變量、可重復的虛擬實驗。 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利用虛擬仿真技術建設了30套貫穿土木工程“規劃、設計、建造、管養、防災”全壽命周期的虛擬仿真實驗教學系統,多層次開放實驗項目達229項。 纖小于型,強勁于芯 構筑4K沉浸式教學環境 隨著建筑專業越來越多的應用VR/AR技術,土木工程現場的安全培訓、空間設計、施工方式將會更好地呈現在我們的眼前。為了追求真實流暢的場景模擬,高效能圖像渲染算力必不可少 MAGNUS ONE是全球首款配備GeForce RTX 30系列桌面級獨顯的迷你PC,GPU內建第二代光線追蹤核心及第三代Tensor核心,提供高保真圖像體驗。僅具8.3公升容量的機身搭載高端硬件,實現在桌面完全感覺不到空間束縛的前提下,拋棄傳統笨重的主機,通過封裝建筑工程設計仿真系統,結合感知手柄、VR頭盔等交互終端,即可為建筑類專業教學帶來可視化交互、注重空間感體驗的實訓新課堂。 MAGNUS ONE因其出色表現和卓越設計榮獲COMPUTEX d&i Special awards 2021(國際計算機展創新設計獎)、2021年度德國紅點產品設計大獎、HARDWARELUXX優秀硬件獎。 ▲中視典建筑經濟管理工程造價專業實踐平臺 目前,以中視典為代表的眾多VR生態領先企業利用ZBOX的高性能算力,結合學校教學實驗的真實需求,構建建筑工程仿真實踐平臺,已為眾多高校師生提供大量建筑項目實際學習案例及操作實訓機會,輔助培養了一批全方位的建筑專業人才。 如果您有合作需求或寶貴建議,歡迎來信。 郵箱:hezuo@kuanfans.com 合作熱線:021-5415 5559